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三国:刘备谋主,谋尽天下

正文卷 第194章 反败为胜,袁绍诓骗公孙

  公孙越死于李傕之手,派出去的幽州骑兵也只有公孙范一人逃了回来。

  得知这个消息的公孙瓒,不仅憎恨李傕,更是迁怒沮授,认为是沮授谋划不当才让公孙越身死。

  沮授无端受冤,对公孙瓒亦是颇有不服。

  公孙越会死,追根究底在于公孙瓒指使公孙越杀鲜于乾。

  献策让公孙越和公孙范假意抵挡李傕和郭汜,已经是在救公孙越了。

  沮授又怎能算到公孙越和公孙范会中李傕郭汜的埋伏?

  阳奉阴违应付袁术就行了,公孙越和公孙范非得去李傕和郭汜眼皮底下溜达还不作防备,这兵败身亡如何能怪到沮授头上?

  沮授的争辩,又让公孙瓒觉得颜面大失,认为沮授忘恩负义,忘记了当初是谁将沮授一家老小从邺城救出来的。

  不愿跟公孙瓒浪费唇舌的沮授,一怒之下直接选择了闭门不出。

  因此当公孙瓒得知袁绍进兵常山国时,也未选择跟沮授商议。

  火大的公孙瓒,先是严词斥责袁绍无端攻伐以收士民之心,然后调了三千白马义从、亲自引兵出击,同时又令五千步骑紧随其后,势必要将袁绍彻底击败。

  然而。

  此时的袁绍,因为受困于四面皆敌,竟然发狠的以身为饵,将公孙瓒的骑兵骗到了山谷之中。

  大意的公孙瓒来不及防备,先被张郃将骑兵自中间切断,随后左边颜良、右边文丑两路伏兵杀出,袁绍则是亲领淳于琼、高览等将,正面迎战公孙瓒。

  公孙瓒的大将严纲,当场被颜良斩杀!

  惊慌失措的公孙瓒,只能夺路而逃。

  三千白马义从,也折损了一半。

  虽然公孙瓒还有五千步兵,但遭逢大败的公孙瓒,心底忽然滋生了对袁绍的惊惧。

  引以为傲的白马义从都输了,大将严纲也被斩了,剩下的千余骑兵和五千步卒又能有什么作为?

  于是。

  原本只是一次战场上的失利,却让公孙瓒有了退兵之心。

  但袁绍刚赢了一阵,这死战之心又多了奋勇之心,一个个的buff都叠满了,哪里肯让公孙瓒全身而退?

  颜良更是胆大,直接率邺城骑兵绕到公孙瓒后方的高邑境内,然后打着马腾韩遂的旗帜,跟袁绍前后夹击公孙瓒。

  本就缺少死战之心的公孙瓒,见后方出现马腾韩遂的旗帜,更是不敢恋战之心,竟被颜良一路追到了常山国。

  若非沮授跟孙瑾等人引兵来救,公孙瓒差一点就得饮恨而亡了。

  而在公孙瓒退守常山国后。

  袁绍又遣使者给公孙瓒送信,述说利害,希望能跟公孙瓒结盟,一起对抗幽州的刘虞和并州的马腾韩遂。

  为表诚意,袁绍愿意让出河间国给公孙瓒。

  公孙瓒顿时迟疑,连召公孙范商议。

  我军新败,若是跟袁绍继续打,难分胜负,反而会让刘虞和马腾韩遂坐收渔利。

  如今袁绍肯让出河间国,给足了我面子。

  我有意跟袁绍议和,范弟以为如何?

  公孙范不解:若要议和,也是兄长主动求和才合乎常理。如今袁绍胜了几阵,却遣使来求和,愚弟以为,这其中必有奸计。

  不如召公与先生问策?

  但公孙瓒因为战败羞于见沮授,冷哼道:沮授虽然有才,但只适合内政,不适合军务外事,不必询问。

  但范弟的担忧也不无道理,倘若袁绍只是假意应承、故意欺瞒,那我就成笑话了。

  你亲自去带兵去河间国!

  倘若袁绍真心让出河间国便罢,若是假意欺瞒,直接杀了河间相,然后进兵渤海郡。

  邺城我打不了,难道我还不能打其他地方了?

  公孙范见公孙瓒不肯问策沮授,只得亲自带兵去河间国。

  河间相一见公孙范到来,当即就开了城门,表示愿意依附公孙瓒。

  河间国到手,公孙瓒对袁绍的求和不再疑虑,只以为袁绍是因为四面皆敌,所以无奈求和。

  至于求和之前为何要先跟公孙瓒打一场?

  这个中原因,袁绍也在书信中解释过,若不打一场,有损袁绍四世三公袁氏的脸面。

  公孙瓒虽然有些不爽袁绍打一棒子给个甜枣的方式,但如今兵败又得了河间国的好处,也忍下了这份屈辱。

  但公孙瓒不清楚的是,不论是议和还是出让河间国,都只是袁绍麾下谋士定下的诡计。

  若是公孙瓒肯信任沮授,沮授必然能识破逢纪的用意。

  但可惜,公孙瓒先被袁绍赢了几阵,然后又被眼前的利益迷了眼,根本没去多想这背后是否有诡计。

  袁绍让出河间国?

  糊涂啊!袁绍怎么可能放弃大好优势,去跟公孙将军结盟!

  当沮授得到消息时,公孙瓒已经驱兵去跟袁绍签订盟约了。

  这还是常山掾张逸冒着得罪公孙瓒的风险将消息告诉沮授。

  公孙将军下达了严令,不许任何人将此事告诉公与先生。张逸忧心忡忡:但我始终觉得这其中有诈。

  袁绍四面皆敌,固然不假,但兖州刚击退黑山贼和袁术,即便袁绍张邈有嫌隙,短时间内张邈也不会去打袁绍。

  黑山贼只会在秋收的时候大规模出现,马腾韩遂还在跟匈奴人对峙。

  大司马和玄德公不会主动进攻冀州,那么袁绍能打的,就只有公孙将军了。

  只有先驱逐了公孙将军,袁绍才能执掌整个冀州,跟青幽并兖抗衡。

  只可惜,公孙将军贪图眼前小利,根本没意识到危机。

  公孙将军若败,常山国该如何自处啊?

  沮授此时也很无奈。

  公孙瓒独断专行,将公孙越之死迁怒自己,如今又中了袁绍的奸计。

  即便沮授能察大势、能断阴谋,但不被公孙瓒信任也难有作为。

  暗中派遣个亲信去涿郡。沮授凝神道:毕竟常山国和中山国,名义上依附的是幽州。即便袁绍击败了公孙瓒,也不敢强占常山国!

  而在另一边。

  公孙瓒亲率兵马,在常山国外跟袁绍缔结盟约。

  见袁绍只带了两千兵马护卫,公孙瓒的戒心更少了。

  缔结盟约的地方地势平坦,有没有伏兵一眼就看出来了。

  公孙将军啊,你我之间,其实没有深仇大恨。

  你本应执掌幽州,何故非得在冀州跟我争锋呢?

  当初让伱来常山国的人,其心可诛啊。

  袁绍在两军阵前设宴,邀公孙瓒共饮,一边拉关系一边不忘离间公孙瓒。

  公孙瓒凝声道:袁使君此话何意?

  袁绍徐徐道:公孙将军久居边塞,本可杀胡立功,却受人谗言来冀州争锋。这是舍本而逐末!

  你我皆知,即便这次结盟了,我们之间也不可能在冀州真正的和平相处。

  这冀州,始终只能有一个冀州牧。

  我将河间国让给公孙将军,是希望公孙将军能回幽州去。

  刘备都已经是青州牧、镇西将军了,公孙将军,真准备跟我在冀州死斗吗?

  我猜测,替公孙将军谋划大势的人,想让公孙将军去并州。

  可并州的马腾韩遂有董卓支持,公孙将军在并州也无根基,很难立足。

  倘若公孙将军有意,我愿助公孙将军除掉刘虞。

  到时候公孙将军尽情打胡人立功,而我则可以剿灭黑山贼报去年之仇。

  如此一来,我等都不用在冀州当他人的鹬蚌了!

  袁绍言辞诚恳,公孙瓒不由心动。

  刘备当了青州牧、镇西将军,本就让公孙瓒嫉妒。

  而如今,马腾韩遂立足并州,去并州的路基本被堵死了。

  如今又打不赢袁绍,冀州的路也被堵死了。

  在袁绍的蛊惑下,公孙瓒渐渐将心思放在了刘虞身上。

  刘虞毕竟是幽州牧、大司马,若是除掉他,我在幽州也难以立足。

  见公孙瓒不上当,袁绍又道:不一定非得杀了刘虞,公孙将军完全可以效仿董卓挟天子以令四方,来一个挟刘虞以令不服啊!

  公孙瓒不由心动。

  若真能挟刘虞以令不服,不仅可以继续打乌桓,还不用在冀州受困!

  良久,公孙瓒狠心道:除了河间国,我还需要渤海郡!

  但我可以将常山国和中山国让给你。

  袁绍笑道:公孙将军莫非想阻断幽州跟青州的联系?

  公孙瓒点头:另外,我再送你一个情报。

  传国玉玺在刘虞手中!

  袁绍脸色大变:可坊间传言,传国玉玺在刘备手中。

  公孙瓒冷笑:那是刘虞故意的!

  先让所有人都认为传国玉玺在玄德手中,如此一来就能保证传国玉玺可以安然存放在涿郡。

  毕竟这个时候,刘虞肯定不敢将传国玉玺送去长安。

  袁绍凝声问道:公孙将军,你真能确信传国玉玺在刘虞处?

  公孙瓒点头:刘虞麾下有我的亲信,不会有错。

  袁绍大笑:真是天助我等!公孙将军啊,传国玉玺都在幽州了,你我还争什么冀州啊!

  有了传国玉玺,我们完全可以再扶持一个新的天子!

  到时候你我皆为辅政大臣,还用在乎幽州和冀州归谁吗?

  我等可以联手匡扶天下,也不失为云台名将啊!

  公孙将军跟刘玄德又关系匪浅,拥立新天子后,可以让刘玄德也加入。

  以我三人之力,天下谁可抵挡?

  公孙瓒的呼吸变得急促。

  袁绍描述的未来,让公孙瓒看到了封侯拜相的可能!

  传国玉玺在幽州,还争什么冀州?

  董卓能挟天子以令四方,他公孙瓒同样可以!

  袁使君,你说得对,我们还争什么冀州?

  也不用将常山国、中山国、河间国和渤海郡让来让去的了。

  一起设法,先夺取传国玉玺吧。

  公孙瓒的思路豁然开朗。

  拥立新天子,那他公孙瓒即便当不了大将军,也能当个车骑将军或者大司马之类的。

  哪里还需要跟袁绍争夺一城一池,为了个冀州打来打去的?

  袁绍大笑:公孙将军若早将传国玉玺的事相告,你我也不用在战场厮杀了。

  待我回去询问对策,再与公孙将军商讨。

  顿了顿,袁绍又提醒道:公孙将军麾下的沮授,跟刘备有旧,切勿走漏了消息。

  公孙瓒点头:此事隐秘,我自然知道轻重,不够亲信的人是不会让他知晓的。

  待公孙瓒离开,袁绍立即召来了许攸、逢记、郭图,将传国玉玺一事告知。

  刘备果然狡诈,若不是公孙瓒在刘虞身边安插了亲信,我等都被刘备给诓骗了!

  怪不得坊间流言四起,刘备丝毫不担心,也不辩驳,让众人都以为传国玉玺在青州。

  他定然是担心我跟公孙瓒得知传国玉玺在涿郡后,会跟公孙瓒联手。

  真是阴险啊!

  只可惜,刘备还是不懂公孙瓒,让我得知了这个隐秘!

  袁绍的语气轻快。

  若是刘虞不肯称帝,那就杀了刘虞,让刘虞的儿子称帝。

  反正都是傀儡,谁当皇帝都一样。

  许攸亦是眼前一亮。

  拥立新天子,许攸很早之前就有想法并实践过了。

  如今又有了机会,许攸心情颇有些激动:明公可假装跟公孙瓒死斗,引刘虞来劝和。

  再让公孙瓒生擒刘虞,迫使刘虞交出传国玉玺!

  若刘虞不从,可先让公孙瓒软禁刘虞,让其挟刘虞以令不服。

  只要刘虞在公孙瓒手中,传国玉玺就跑不掉!

  明公还可以跟公孙瓒约定,只要公孙瓒得到传国玉玺,就让公孙瓒当大将军!而主公则要一个冀州牧和并州牧,打消公孙瓒的疑心。

  如此一来,公孙瓒就会成为众矢之的,即便是青州的刘备也会跟公孙瓒断交绝盟!

  而明公不仅能得到冀州和并州的实际好处,还可以暗中结好刘虞的旧部一起攻打公孙瓒。

  待公孙瓒一死,明公不仅能得到传国玉玺,还能执掌幽冀并三州。

  天下,谁能抵挡?

  今天还是两更。

  存稿,明天开始三更。

  暂定早上六点一章,下午两点一章,晚上九点一章。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