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奇幻玄幻 大夏明镜

第65章 保真吗?

大夏明镜 荣小荣 6323 2024-06-25 13:57

  吏部衙门,门口。

  两道身影站在那里,静静的等待着。

  李诺想要去吏部查阅卷宗,仅靠他一个人是不行的,他和娘子也是这两天才稍微熟起来,和岳父大人更是连一句话都没有说过。

  门房通报之后,不多时,一位消瘦的中年男子便从里面走了出来,看到站在那里的李诺和宋佳人,有些意外的问道:“你们怎么来这里了?”

  没等李诺回答,他又开口道:“先进来吧。”

  李诺和宋佳人跟在他的身后,足足穿过了三道门,走进了左侧院子的一间值房。

  论实权,吏部是毫无疑问的六部之首。

  部内有尚书一名,侍郎二名,下面管辖四司,分别为吏部司,司封司,司勋司,考功司。

  其中吏部司为主司,主官为左右郎中,自己的岳父,正是吏部右郎中。

  虽然比起自己的父亲,正五品的官职,实在是微不足道,但在吏部,他是毫无疑问的第五号实权人物,考功司郎中虽与他平级,实际权力却远不能及。

  这间值房,就是属于他的独立办公室,宋哲让两人在客位的两张椅子上坐下,然后问道:“你们来吏部衙门做什么?”

  李诺没有兜圈子,开门见山的说道:“岳父大人,我想看看清河县令顾文翰的卷宗。”

  “顾文翰?”宋哲看了李诺一眼,今日早朝之上,顾文翰案被重新提起,下午的时候,李诺便来到了吏部衙门,想要查看顾文翰的卷宗,他没有立刻答应,而是问道:“你看他的卷宗做什么?”

  李诺也没有隐瞒,说道:“我想知道,他是不是真的是一个十恶不赦的贪官。”

  宋哲再次看了李诺一眼,抿了口茶之后,走到门外,轻轻招了招手,一道人影立刻跑过来,问道:“宋大人有何吩咐?”

  宋哲道:“你去案牍库,让方掌固将原清河县令顾文翰的卷宗找出,送到我这里。”

  “是。”

  这位吏部官员应了一声,立刻转身向某个方向小跑而去。

  吏部衙门,某处幽静的小院落。

  两名掌固官,坐在值房之内,百无聊赖的下着棋。

  朝廷每座衙门,每天都会有公文产生,这些公文日后随时都可能被查阅,一般不能随意销毁,需要妥善的存放,吏部的卷宗涉及朝中官员的履历和考核,更是尤为重要。

  为此,吏部专门在衙门的最深处,腾出了一整座小院子作为案牍库,专门用来存放卷宗。

  吏部掌固,就是负责看管案牍库的。

  掌固的官职不高,只有九品,是大夏品级最低的官员之一。

  不过他们平日里的职务也较为清闲,只要保证自己看管的时候,案牍库不失火失窃,隔一段时间,将卷宗拿出来晒晒,不让它们发霉长虫就行。

  对于喜欢清闲,且没有太多野心的官员来说,这无疑是一個好差事。

  但对于雄心勃勃,想要在官场有一番作为的人而言,这个位置,则过于无趣。

  两位掌固中,稍显年轻的那位落下棋子,轻叹了口气,说道:“想我赵某人苦读十余年,六艺样样精通,好不容易才高中了进士,难道就是为了做一个看管仓库的……”

  他摇了摇头,继续叹道:“早知如此,还不如在家乡做一个富家翁,一辈子逍遥自在……”

  对面的中年掌固笑道:“你才苦读了十余年,本官苦读了三十年,也才做了一个掌固,要怪只能怪自己不争气,倘若我等不是排在进士末位,而是高中状元头名,被授予的第一份官职就是正六品,便是排在中游,也能在偏远州县做一个七品县令,谁让我们名列进士最后一等,便只能来看管仓库了,有多人想来吏部看管仓库,还没这个机会呢……”

  年轻掌固长叹口气,方掌固说的不错,即便是小小的吏部掌固,也是千里挑一的佼佼者,其余的九百九十九人,连看仓库的资格都没有。

  但他还是不服啊……

  他少年成名,从小到大,一直都是别人眼中的天才。

  事实上他的确是天才,三年前第一次参加科举,便不负众望,一举高中,是那一届科举,凉州唯一的一位进士。

  而在他的家乡,凉州沙河县,古往今来,也才出过两位进士,他便是其中一位,日后在县志之上,也拥有自己单独的一页。

  不过,即便他在家乡已经成为传奇,但因为科举名次不佳,只得了一个九品官职,已经在吏部看了三年仓库了。

  他不想在此地蹉跎一生,这不是他想要的人生,年轻掌固深吸口气,紧握双拳,坚定的说道:“我还是相信,我赵河总有一天会出人头地的!”

  中年掌固则是微微摇头,说道:“本官倒是不求出人头地,只要不人头落地,能安稳致仕就好了。”

  他因为没有背景,在吏部看了二十年的案牍库,早已对升官不抱什么希望。

  二十年来,朝中官员换了一批又一批,他亲自经手的卷宗,更是不知有多少,对此早已看透。

  那些平庸且胸无大志的八九品小官,最终大都得以安稳致仕,而那些不甘平庸,总是想出人头地的有志之辈,最终的结果,往往是人头落地,家破人亡……

  两人又下了几手,一道身影走进值房,两人转头望了一眼,中年掌固笑道:“冯令史,今天怎么有空到这里来了?”

  冯令史见两人在下棋,也没有多说什么,只是道:“方掌固,棋一会儿再下,宋郎中要前清河县令顾文翰的卷宗,你快点找一找,我还等着给顾大人送去呢……”

  作为掌固,在浩如烟海的案牍库中寻找卷宗,是他们的日常工作,方掌固站起身,对年轻掌固道:“我找到宋大人要的卷宗就回来,这局棋,让冯令史和伱先下着吧……”

  说完,他便从柜子里取出钥匙,向着库房走去。

  冯令史摆了摆手,说道:“算了吧,宋大人那边好像挺急的,我没下棋的心思,还是你一会找到了接着下吧……”

  说完,他便走到库房门口等待。

  两人皆是没有注意到,那位年轻的掌固,在听到某个名字的时候,身体微不可查的一颤,很快又恢复了正常。

  吏部。

  吏部右郎中值房。

  刚才那名官员动作很快,李诺一杯茶才喝了一半,他就将李诺要的卷宗找来了。

  所谓的卷宗,其实就是一本书册,上面记载了一位官员从入仕到致仕,所有升迁,贬谪的记录,以及政绩考核,相当于后世的人事档案,从古至今都有。

  那名吏部小官恭敬的将卷宗递给宋哲,说道:“宋大人,这是顾文翰的卷宗。”

  宋哲接过之后,看也没看,随后递给李诺,说道:“卷宗陈旧,当心点翻阅,小心损毁。”

  一位官员的卷宗,从他入仕的那一天起,就开始记录了。

  顾文翰做了十多年的官,这本卷宗,也存在了十五年,李诺还没翻开,就闻到了一股淡淡的旧书味道。

  吏部的卷宗保存的还算妥善,他并未看到发霉的地方。

  李诺将此册放在桌上,小心的翻开第一页。

  这一页记录的,是他刚刚入仕时的经历。

  顾文翰是至圣十八年进士,今年是至圣三十三年,也就是说,他是十五年前那届科举高中的,

  那一届科举,共录取了一百名进士,顾文翰排名九十六,所以只得了一个九品校书郎的官职。

  九品,是大夏品阶最低的官员了。

  九品之前的官阶,还分一个正几品从几品,九品就只是九品,没有正从之分,是真正的大夏官员最底层,苦读十余年,好不容易高中进士,有可能做的是看管仓库,跑腿传话之类的杂活。

  不过,也不能说是朝廷不公,新科进士的第一份官职,和科举的排名直接相关。

  如果能高中头名状元,起步就是正六品。

  第二名和第三名的榜眼探花,则是从六品,四到十名正七品,之后的官职,随着排名递减,直到九品最低。

  顾文翰的第一份履历,是东宫内直局校书郎,负责校勘、整理东宫的图书典籍。

  职位虽低,但前途无限。

  其他部门的校书郎,如果没有什么背景,可能一辈子也就是个图书管理员了,内直局隶属东宫,一旦太子登基,就是天子嫡系,升官速度远非其他人能比。

  但顾文翰的运气不好。

  他至圣十八年进入东宫,五年之后,也就是至圣二十三年,太子病故,他从前途无限的未来天子嫡系,一夜之间就变成了没娘的孩子。

  就算陛下很快册立新的太子,新太子也会带着自己的嫡系入主东宫。

  更何况,太子病故后,陛下深受打击,从此一心修行,不理朝政,东宫名存实亡,曾经的东宫官员,也都被调离了东宫。

  顾文翰从一个九品的校书郎,被平调到一个距离长安几千里外的下县,担任九品县尉。

  此后十年,他的官职一步步的提升,从九品到从八品,正八品,从七品……,最终在四年前,调任清河县,成为正七品的清河县令。

  而他的政绩考核,一直都很好。

  大夏对于官员的考核评定,定了九个等级,甲上,甲,甲下,乙上,乙,乙下,丙上,丙,丙下,有甲为良,有乙为中,有丙则为不合格。

  顾文翰这十年的政绩考评,大都在“甲”这一等级,其中不乏甲上,尤其是后几年,更是连一个乙都没有。

  如果吏部的考核可信的话,那么他不仅是一个清官,还是一个能臣。

  李诺思忖片刻后,看向宋哲,小心问道:“岳父大人,你们吏部的考核结果,保真吗?”

  【ps:13号凌晨上架,到时候会多更的。】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