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奇幻玄幻 投笔定江山

第二百四十五章 校场点兵

投笔定江山 梦醉云巅 3147 2024-05-28 08:40

  第二百四十五章校场点兵

  “全军列阵,校场点兵!”

  八千将士持戟而立,长风送秋,戈戟萧萧。

  八千人的队伍呈方阵排列,士兵个个站得挺直,手中戈戟上的红缨随着秋风翻飞,数米高的长戈丝毫不做摇晃。

  梦醉第一次直面如此规模的正规军队,其士气军心悍人心魄,金铁萧萧,铁骨铮铮,这便是韶汉的将士。

  他们的豪气是有具象化体现的,坚毅的眼神,铁黑色的皮肤,死战不退的意志,马革裹尸的理想,在此刻绝对不是虚言。

  梦醉站在点将台,身旁战旗猎猎,烽火飘飘,军阵整齐,军纪严明,这比他预想中的还要好上很多。

  他本以为以汉朝现在的军事理论体系,精良的士兵最多就是身体精壮健康,再就是战场经验更为丰富,这一刻,他才晓得是自己肤浅了。

  这是好事,也是坏事,好的是战力更高,对保家卫国更有帮助,坏的是这样的军人通常都会有自己的信仰,要想将他们征服,不耗费一大堆心血是不可能的。

  军心等同人心,是八千将士的集体凝结,这些将士来自各个地方,整体的风俗习惯不同,接受的教育不同,心中的信仰也注定不同。

  人与人的配合不是简单的一加一,若是想让每个一都能发挥出超越极限的实力价值,同心相守是必不可少的决定性条件。

  梦醉有手段将这些人的信仰凝聚,只是需要花很长的一段时间,毕竟是第一次,有很多理论上成立,现实中可能成立的观点需要慢慢的调整尝试,可现在的时间没有那么多了,按照吴王提供的消息,南蛮首领已经和渊国公主联姻,莫约三个月后就要与韶汉正式开战。

  南蛮首领要用韶汉将军的一百颗头颅作为聘礼,迎娶渊国最美丽、最尊贵的唯一公主。

  若是不能在开战之前,将麾下的八千将士尽数收归帐下,那这八千人走上战场不是去报效祖国,而是去给蛮子送人头,为了不让这样的事情发生,梦醉肩负着极为沉重的使命。

  “将士们,我是你们的将军,我的名字叫梦醉,你们可以称呼我为主公,因为这样显得更亲切。”

  “我知道你们来自山河湖海,胸中抱负各有不同,但你们既然到了我的麾下,那你们心中便只能有一个信念——报效国家!”

  “倾巢之下无完卵,国是家的巢,家是国的卵,先有强大的国,才能有幸福美满的家。”

  “我想下方的诸位,大多数都已经有了自己的妻子和孩子,你们应该也不会想看到自己的孩子在匈奴人的脚下为奴为婢,自己的妻子在那些蛮族人的掌中含冤受辱。”

  “若想要阻止这一切的发生,我们就必须学会同仇敌忾,将那些可恶的侵略者赶出我们的土地,要让他们知道我们的厉害,我们要让他们听到我们的名号而恐惧,目睹我们的强大而惊慌。”

  “我伟大韶汉的将士们,请举起你们的手中戈戟,让我们一起振臂高呼——驱逐外敌,韶汉永昌!”

  “驱逐外敌,韶汉永昌!”

  “驱逐……”

  这是梦醉的首次亮相,站在点将台上激情演讲的一刻钟内,梦醉从始至终都没有使用拐杖,仅凭着自身的意志力,强撑着被打骨折的断腿,硬撑着讲完了他要说的这些话。

  据说梦醉走下点将台后,点将台上留下了一滩汗水凝结的小洼,梦醉解释说是自己情绪激动所致,其真实原因不言而喻。

  随着传言的流传而开,整个军营驻地内的将士都对梦醉这个书生刮目相看,不止是梦醉的队伍,还有吴王的亲卫也是口中夸耀不停,就单论这份影响力,吴王对此赞不绝口。

  梦醉对自己的军队进行了一系列的军队体制改革,例如设立班长组长等一系列更加精细的荣誉官职,以及组建新的军训项目,弓马骑射被化为重点,其次是冲刺剿杀,最后便是军队撤离,全面以马上作战为主要目的。

  虽然这样的训练方式可能过于偏激,但对于梦醉即将实施的一系列战法举措有着不可磨灭的重要前引,梦醉也想让自己的士兵做到全面发展,可能提供给他的时间实在过于有限,便只能先从重点入手,等以后时间空余,再做其他。

  除此以外,梦醉会对军队做出了极为严苛的日常管理,营帐的物品放置标准统一,便于检查:床上一个枕头、一床叠好的被子、一个腰带或一套随时可以穿上的合身盔甲。

  桌子上一般不放置任何东西,柜子里摆放日常需要的作训服等,多余的个人物品统一放到库房。

  成立军纪风纪检查小组,针对官兵从头到脚每一个部位装束均有严格规定:第一是检查头发是否按照统一规定扎好;第二是面容整洁干净;第三检查指甲的长度,是否藏污纳垢等等。

  在白天的营帐内,士兵一般是不坐在床上,如果寝室当中没有凳子,可以坐在床上,但是起身之后要抹平坐下的褶皱。

  早晨自行打扫卫生,各班组织开始集合排队就餐,并在食堂门口列队,进行军歌比赛,如有连队声音不大、不响亮、不整齐或者精气神不足,就一直唱。唱得最好的班级享有优先就餐特权,其余的再继续评比,直到最后一个班级唱到主官满意为止,才可以就餐。

  每日训练结束之后,梦醉还会亲自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让麾下士卒充分了解到忠君爱国思想,目的是日后若是自己不幸战死,自己的士兵也能够凭借今日的思想政治积累,找到回家的路。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