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其他 王爷每天都在掉马甲

正文卷 第二百五十二章 插曲:洛河镇冤案(一)

王爷每天都在掉马甲 小渔苏 5055 2023-12-14 16:09

  *解密小故事,宝贝们努力找线索。在255章,会揭秘店小二讲述话漏洞。和案子真正内幕。*

  细雨绵绵,道路湿滑。

  街上的行人纷纷撑着羊纸伞,马车跑的很慢,萧子月掀起窗帘。

  忽然有些怀念现代的雨衣、雨伞。

  四个小不点并排躺在车内,睡的正香。

  王妃!王爷说这雨一时半会儿停不了,干脆就在这小镇停留个一夜吧。

  护卫前来通报一声。

  大队人马去包下了洛河镇最大的酒楼,广悦楼的掌柜笑的合不拢嘴。

  从去年开始,洛河镇出了人命案子后,镇上就不太平了。

  百姓们纷纷私底下谈论,定然是那二姑娘一口怨气难平,回来报复了。

  搞得人心惶惶,原本繁荣小镇,短短几个月时间,有点闲钱都搬离了此地。

  广悦楼的生意一落千丈,掌柜找不到合适的买家,若不然早早清点家产搬离洛河镇。

  齐国有名的河川,有一条便叫洛河。洛河镇因为修建在洛河中游,最早修建的城镇,便命名洛河镇。

  原本每年来洛河镇旅游的文人墨客是非常多,现在基本上没什么人过来。

  一是因为玉门关旅游景点开放越来越多,吸引了近乎一半的游客前去。

  二是因为从去年开始,这洛河镇从原本繁荣,短短几个月光景变萧条。

  还时不时有命案发生,官府迟迟破不了案子。

  就连这洛河镇县太爷都已经换了三任,但是,这凶手就是抓不到。

  仿佛就真如民间传闻那般,鬼怪作乱!

  店小二给萧子月沏茶,拿到了赏银的店小二,把洛河镇如今现状讲了出来。

  夫人这是赶上了下雨天,若是平日大晴天过来。

  大街小巷家家户户,门前不是八卦镜、就是黄纸符文。

  偶尔还能瞧见一些捉妖师、驱鬼师、大和尚、道士、神婆等等。

  在各某一户做法事!店小二说道。

  这般严重!萧子月说道。

  这还不算严重,有时候路面上纸钱漫天飞舞。

  咱们这洛河镇就不说之前吧,就光从今年开春说起。

  新开的棺材铺子、纸扎铺子、寿衣铺子、卖各种符纸、朱砂铺子,都新开了三。

  每条街都有至少三家这行的铺子。店小二说道。

  我瞧小哥的身上也没有挂那些辟邪之物!萧子月笑着说道。

  店小二一边擦着旁边的桌子,一边闲谈道:嗨,我一个孤儿,承蒙掌柜的收留。这鬼要是抓了我走,就抓吧!

  孤家寡人的也不在意这些。

  不过,夫人这天黑可别乱跑。

  咱们镇上,太阳不落山就会关闭城门。附近村庄进城卖菜的村民们,都晓得这规矩。他们一般过了午时,菜卖不卖光,都会离开洛河镇。

  毕竟,这郊外也没有个巡逻兵,这日子又不太平。谁不知道会发生什么事情!

  徐璟拧着眉,对一旁的手下使了眼色。只见几人取了伞离开了广悦楼,外出打探消息去了。

  徐璟和萧子月返程,并没有大肆宣传。而是乔装成普通世家子弟。

  为了掩人耳目,徐璟的手下也精心挑选了几个人。

  让他们带上家眷,比如马逾今年已经四十出头了。这一次返京,就是把全家老小接去玉门关。

  最小的孙子比徐璟的四儿子徐璟冬还要小一个多月。

  店小二看了一眼,一旁在打闹的几个小孩。

  还有一个桌子前坐着闲聊几个妇人,怀里都抱着婴儿。

  而这边萧子月这桌,也有四个抱着婴儿的丫鬟。

  老爷这家大业大的,人口也是兴旺!店小二笑着说道。

  徐璟回道,有旁枝、也有家臣。这不,之前在京城做生意,赚了点小钱。便想着早早回老家。

  想必那京城的生意也不好做,谁会趁着正年轻正茂、生意又好的时候离京!

  老爷定然是得罪了权贵吧!毕竟那地方出个门,都怕冲撞了贵人!店小二叹息道。

  是啊!小二哥一语点重,破点财消灾吧!徐璟惋惜道。

  仿佛真是一个被权贵欺压的生意人般。

  您还能带着全家离开,想必您这家里也有达官贵族。

  要不然,那绝对没这么轻松,坐在这里跟小的两谈笑风生了!店小二笑着说道。

  小二哥慧眼!徐璟笑着说道。

  夫人生的珠圆玉润,一看就是有福气之人。

  老爷当然能逢凶化吉!店小二拍起了马屁。

  徐璟让手下赏赐给店小二一些碎银子,把店小二给乐的。

  瘦死的骆驼比马大,老爷您富贵着!

  将来定然能财源滚滚来!

  金山还比金山高!店小二很会说话,似乎不说什么东山再起。

  萧子月噗嗤笑一笑。

  小哥!给我们讲讲那二姑娘的故事吧!萧子月说道。

  店小二说道:成!这厨房人少,让老爷夫人在这里干坐着也是挺无聊。

  小的把咱们洛河镇这些年传闻讲一讲。

  这二姑娘的传说只是其一,其实还有其它的鬼怪传说。

  小的一一给道来。

  原来,二姑娘是镇东头,王家的女儿。之前,王家在镇上开了三间米铺,一间棺材铺。

  按理说,这日子还是过的挺不错的。

  王老爷做生意也挺厚道的,但是这王夫人迟迟生不出来儿子。

  生了六个姑娘。

  王老爷把广悦镇上的所有算命先生都找去算过命格。

  说什么都有,有的算命先生说王老爷前几世作恶太多,今生才来赎罪的。

  有的算命先生却说王老爷前几世是个大善人,感动了上天。

  刚巧,洛河镇有间王母娘娘的庙。

  算命先生就说,王母娘娘感慨王老爷是个大善人,便让七个仙女下凡投胎在王家。

  还真别说,这个说辞还真有不少百姓相信。一来王家一家都挺心善,二老,王家姑娘那真是各个貌美如花。

  无论是哪种说辞,都是说王老爷膝下无子。

  王老爷就不信那个邪,他一家行善没道理就后继无人。

  跑遍了大街小巷的算命先生,都是这话。也没得个破解之法,只是劝说他。

  命里有时终须有,命里无时莫强求!

  王老爷手里有钱,带着王夫人去了外地。专门去问了当地有名的神算子,结局还是一样。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