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武侠仙侠 这个猴子超强却过分谨慎

正文卷 第一百一十二章 菩萨赠宝

  那菩萨闻得大圣言语,沉吟片刻,就说道:大圣心念苍生,虽为帝君之位,仍愿护佑俗僧西行,自当主镇一切。

  孙悟空说道:既如此,俺老孙晓得了。

  菩萨看了眼悟空,突然笑道:你这猢狲,倒也机灵,也罢也罢。

  孙悟空却道:俺瞧那六耳猕猴虽在山下数百年,然其心其志依旧难改,却不知道菩萨有何妙法能让他入我门中?

  菩萨笑道:这六耳猕猴生性顽劣,更兼有魔心一颗,我本不愿选他为那取经之人,是你多番为他说辞,如今怎却又来问我?

  孙悟空笑道:菩萨说笑了,俺老孙也知菩萨大慈大悲,更兼法力无边,想来定有法子降那六耳!

  菩萨却道:倒也的确有法可降,但是贫僧尚有一事不明。

  孙悟空道:菩萨但说无妨。

  菩萨说道:大圣既已应下西行之事,却又为何偏要带上这六耳猕猴?

  孙悟空一双金睛闪烁,似是看到了另一方世界,但只笑道:无他,俺老孙见这世间众生百态,善恶不定,也想知晓众生是否皆可渡!

  菩萨摇摇头,却是不曾说话,她固然有无边法力,又能普查周天之事,却终究难窥猴头心思,索性她也知晓这猴子佛性甚笃,又兼辗转万界,脚下所行自是通天大道。

  菩萨这边面无表情,孙悟空则是抓耳挠腮,倒是让得一旁的惠岸行者天王二太子琢磨不透,木叉自忖也在菩萨门下听讲多时,也多曾听闻菩萨与诸佛交流,却混不似这次一般无头无脑。

  木叉正如往常般思索,欲要丛中学些什么,却听得山下吵吵嚷嚷,如同市井一般。

  菩萨道:那边倒是吵闹的紧,我等且去一观。

  孙悟空笑笑,便跟在菩萨旁边,木叉也紧随其后,仍旧是在琢磨一些问题,他深知菩萨与大圣所言绝不止于表面那般简单,否则这岂不是尚不如他那托塔的父王?

  五行山下

  六耳猕猴心头怨气丛生,奈何身在五行山下,受五岳五行之力镇压,不仅发作不得,仍旧需要做出讨好模样。

  六耳猕猴自然十分唾弃自己,若放在往日他尚有些手段,无声无息间,便能使那和尚堕入彀中,救得自己逃脱生天,再也不受那破山羁绊!

  偏偏那六耳猕猴昨日里受了挫折,原来那六耳猕猴自被压入山下后,虽有千般神通,万般能耐,却也出不得此山,身边又无人相陪,聊天群里也不敢说话,倒是于识海中开了一片乾坤,幻化出各种对手与之交战。

  前番他本该第八万四千二十四次将他那个宿敌,如今号称齐天大圣的主踩在脚下,肆意蹂躏,却不曾想这番那宿敌也不知怎地了竟然突发神威,将他打的花红柳绿。

  六耳猕猴自然心中不忿在我梦里还能被你欺负了,不由得恶由胆边生,便是幻化出种种境域,更将某种特性赋予那个宿敌,却不曾想那宿敌不经不曾接受,反而变本加厉,将所有境域击破,更将他打的神魂不稳,识海将近崩溃,此刻虽是面对如同草芥般的凡人,却依旧不能做出什么改变现状的事情。

  六耳猕猴说道:不瞒师傅说,俺自前番错事以来痛定思过,潜心研究佛法,更于每夜里潜心诵读佛经,以恕罪孽,然弟子自知罪孽深重,难以再恕,若师傅当真以为弟子难以度化,入不得我佛之门,弟子亦然无话可说,若师傅认为弟子能渡,便请往那山上揭了封条,俺自然保师傅一路西行,造福苍生!

  三藏闻言,自然喜不自胜,然而小和尚悟命却仍旧不信,正要说话,突见得云开雾散,瑞气千条,五行山旁更有异花盛开,以迎那慈悲的教主!

  三藏!云端上露出菩萨身影,她宝相庄严,端庄优雅,却又面露慈悲,怜悯众生。

  三藏见是观世音菩萨,忙不迭的倒头就拜,说道:弟子玄奘拜见菩萨!

  菩萨收了法象,落在玄奘身前,说道:三藏,你此去西天大雷音寺有十万八千里,前路妖魔既多,邪祟亦繁,你虽有一颗虔诚之心,然凭你肉眼凡胎要渡前途磨难却也难成!

  六耳猕猴便在那厢疯狂点头,若非见到旁边美猴王,说不得便要开口求情。

  悟命说道:俺自小修持,颇有法力,前路若有妖魔邪祟,俺就一并降了便是!

  六耳猕猴闻言不由冷笑,他眼力尚在,自然能看出那小和尚修行平平无奇,便与凡间的炼气士无二,对付寻常小妖尚可,若真个遇上成了气候的,怕是自身难保。

  菩萨说道:你虽有罗汉之相,然神通不足,前路多有毒魔,怕你自身性命尚且难保,非法力通天神通广大者也去不得西天。

  六耳猕猴心中暗自喜悦,知道是该自己开口了。

  那菩萨又道:恰贫僧与花果山齐天大圣相熟,而那大圣也心系苍生,受了贫僧邀请,愿护持你前往西天求取真经。

  三藏闻言不由欣喜不尽,忙不迭的谢道:菩萨慈悲为怀,却不知大圣此刻是在何处?

  菩萨看了看旁边孙悟空,说道:正是这位,他地位堪与天齐,神通更是广大,你一路上若听他言语,则西行虽难,却也终能见的灵山。

  六耳猕猴闻言不由一愣,说道:那我呢?

  菩萨不答,只待唐三藏拜过了孙悟空互相认识之后,又道:这六耳猕猴曾经犯上作乱,行欺天忤逆之举,后被大圣镇压,又造我佛佛法加持,便与你做个徒弟,你需好生劝他向善。

  唐三藏闻言,慌忙又是下拜,说道:弟子谨记菩萨之言,定当以此生佛法劝诱六耳猕猴脱去妖邪,入我佛门!

  菩萨道:如此甚好,那六耳猕猴,你可愿于取经人做个徒弟?

  六耳猕猴慌忙说道:弟子愿意,愿意!

  菩萨道:既然如此,我这里有一样法宝,唤做紧箍儿,这法宝又分金禁紧三份,你是要那紧箍咒呢还是金箍咒呢?

  六耳猕猴本以为这菩萨要予他救命毫毛,却不曾想这法宝竟是紧箍咒,然他偏生又无法拒绝,便道:多谢菩萨恩赐,弟子愿要那紧箍咒,从此入了佛门,一心求取真经。

  观世音菩萨点点头,便将紧箍咒于六耳猕猴戴上,又传了三藏一篇咒语,方才与惠岸行者一道回了南海。

  那三藏初得咒文,便是心中默念两遍,这一番却苦了六耳猕猴,只将一颗猴脑勒成葫芦模样,偏生他又在石匣之中无法发作,也是三藏及时发觉,方才停止。

  孙悟空站在一旁,见唐三藏收了咒语,便道:小和尚,这番又耽误了偌多时间,还是及早去了山上揭了帖子救你那徒儿出来吧。

  唐三藏道:多蒙大圣提醒,只是小僧闻听此山为大圣所降,大圣便收了神通,岂不就能放我那徒儿出来?

  孙悟空笑道:你这和尚只知其一,不知其二,这五行山固然是老孙所降,但那山上尚有佛门真言,需要你这位取经人亲自走上一遭,方能救你那徒儿脱困。

  三藏闻言,唤了声阿弥陀佛,便辞了刘伯钦,又让悟命负起行李,向着山顶进发。

  。手机版网址: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