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武侠仙侠 我在洪荒大唐搞革命

第一卷 男儿奈何向西行 第九十七章 李治的造神计划

  报!

  太极殿内,刚当上皇帝的李治黑着脸环视了一圈殿内群臣,挥了挥手向传令兵问道:山东情况如何?

  启禀陛下!太行以东,赤地千里,黄河以南,渺无人烟。山东百姓们,怕是……

  哼!李治拍案而起,天灾刚去,妖祸又起!青丘国的传说朕也有所耳闻,可她们几千年来都没有动静,为何偏偏在朕刚登帝位之时为祸人间乱朕河山!还有,不是说我中原大地有玄门护佑的吗?那满天仙神呢?都去哪儿了?在天上看戏吗!

  李勣幽幽叹了口气。新帝终究还是太过年轻。尽管山东一事猝不及防,又非人力所能及,但此刻坐在龙椅上的若是先帝,绝对不会如他这般毫无威仪地大呼小叫手舞足蹈甚至求仙神庇佑……看来得给他找个帮手。李勣不由想起那个在夜色中,面对浑身浴血的他与他的剑,笑容灿烂却心如蛇蝎的女子。

  陛下!人群中走出一个鬓发斑白的中年男子,正是因为大批世家子弟被杀而早早提拔为宰相的上官仪,他神色淡定,不慌不忙地说道,事已至此,发怒生悲只是徒劳。为今之计,还是要封锁狐妖祸国的消息,避免被有心人利用,当做祸及全国的引子;同时通过别的措施来降低瞒不住这个消息后产生的不利影响,甚至将其扭转成对大唐对陛下有利的事!

  有利的事?李治眼前一亮,上官卿有何妙策?快快道来!

  狐妖之祸非人力所能及,那便引那些隐居于山水间的世外高人出手解决就是。上官仪给出的答案让群臣齐齐怔住。

  朕也素知世外有仙山。可既然是高人,想来大多没有世俗的欲望,朕又该如何引他们出手呢?李治也轻轻皱眉。上官仪这话说得倒轻巧,若是世外高人真的那么容易下山,我长安城内就不会只有一个算命的和一个数星星的了!

  很简单,造神!上官仪捻了捻胡须,胸有成竹道。

  怎么个造神法?上官卿何必吊朕胃口,一并说完便是!李治心急如焚。

  臣闻陛下自幼博览群书,想必也听说过千金买骨的典故。我们不妨效仿前人,大肆鼓吹一位无名之辈,将其捧上神坛。那些真正的高人自然不会愿意看到一个无名小卒压在他们头上,势必会做些什么证明自己强于那个无名小卒,而山东狐祸,就是他们大展身手的地方。

  妙哉!李勣拍掌叫绝,世外高人不爱黄白之物,但未必放得下名望二字。我们只要在这一点上做文章,想来那些不服气的修道之人定会与我们所造的‘神’争个高下,就算不能解决祸患,但至少也能让我们得到更多关于山东的消息不是吗?

  见一文一武两位重臣都如此说,李治也终于下定了决心:只是,这个神的人选……

  陛下!恰好我有一个合适的人选!李勣转了转眼珠,上前一步奏道,不知陛下可还记得先帝离世那日。有一人在朱雀门前以一己之力拦住圣驾,连杀上官无忌与郑良,为通州百姓请命之事。

  爱卿说的莫非是那个黄庭?李治愣了愣,皱眉沉思,朕也的确听说他容貌俊朗神异不似凡人,兼之似乎还身怀返老还童之术,再加上过往神秘,唯一的事迹也是见百姓之苦怒而为民请命,倒的确是一个不错的人选……可我们对他也一无所知,如何将他捧上神坛呢?

  陛下放心!上官仪笑道,臣虽不才,但于诗词之道也算是略有建树,作些许诗文颂其功德不在话下。

  启禀陛下!此时,又有一位老臣出列,正是工部尚书阎立德,若是吹捧黄庭,臣倒是另有一则消息可以大做文章。

  哦?阎爱卿请讲。李治点头示意。

  诸位可知,今年春夏之际南方依旧时有暴雨,但却为何没有爆发水灾?阎立德并没有直言,而是反问道。

  这……群臣交头接耳,窃窃私语。他们在长安过太平日子不要太舒服,谁会去关心天高地远的南方是否风调雨顺?再加上秉持着不在其位不谋其政的原则,他们就更不会去轻易打听南方受灾的情况了。毕竟,那些随李世民前去为豫章公主送殡的大臣们究竟是怎么死的,可还没个准呢。

  阎工部的意思是,此事也与黄庭有关?李勣好奇道。他想起了九嵕山上自称二郎神的赵昱,与他向黄庭请教的水泥制作之法——他忽然有些毛骨悚然,觉得自己可能知道的太多了。

  正是!阎立德点头,坊间传来消息,黄庭在惊扰圣驾之后,将死于兴道里的灾民尸骨送回了通州,恰巧遇见隐居的前眉山太守赵昱。两人一见如故,又都是哀民生之多艰的英雄人物,于是合计捣鼓出了一样奇物,名唤水泥。也正是此物,助蜀地百姓摆脱都江堰岁修之苦,更是使其稳固性与抗水蚀性更胜一筹。而春潮来临之后,赵昱更是在亲测水泥的功效之后将其制造之法传遍大江南北,长江流域的百姓得了水泥,在夏季梅雨来临之前纷纷效仿都江堰修筑堤坝,开流分水,这才使长江南北免受洪灾。

  竟有此事?坊间消息可否属实?那水泥果真如此神奇?李治兴奋莫名。自杨广到李世民,这几十年来大小天灾不断,其中尤以洪灾居多。可以说,天下苦其久矣!若黄庭真的发明了可以帮助百姓修水利,御洪灾的利器……那这个神他造定了!

  那还有假?阎立德笑道,尽管消息来自口耳相传。但一来灾民已经魂归故里是无可否定的事实,二来,这可是足以青史留名甚至千古流芳的大功德,换做各位……会将这份功劳视而不见甚至拱手让人吗?

  众人沉默。左传云太上立德,其次立功,其次立言。蔡伦只是改造了纸就足以名垂千古,发明出裨益万民的事物这种功德,设身处地他们必然是要牢牢攥在手里的——天下间不会真有放着这份功德不要让他人分一杯羹甚至鸩占鹊巢的蠢货吧?

  如此甚好!李治大喜,登基这么久终于听到一个好消息了,先皇新崩,朕初登大宝忙得焦头烂额,竟然不知世间出了此等奇物!阎卿!这水泥既然能运用于大江南北,想来原料应是较为寻常廉价的……不知你可有所闻?

  自然。阎立德拜道,水泥之奇,不止在于效用神奇,这制作之法也很奇特。只需将草木灰没入水中静置一段时间后捞出,佐以石灰岩碎末即可。

  如此简单?

  如此简单!

  哈哈哈!好!好啊!李治再也绷不住,放声大笑,诸公!此物比上古之息壤如何?

  这……诸位大臣噤声,只有一位谏官挺身进言,陛下慎言,这息壤乃是上古传说中大禹治水之神物,相传最早更是女娲娘娘所持。如今陛下将水泥与其相提并论,是否有些不妥……

  怎么不妥?古有禹以息壤治洪灾,今有黄庭创水泥平水患!大禹也不过借神物之利方能成功,黄庭可是突发奇想,物尽其用,造福众生!依朕所看,黄庭之功,更甚大禹!李治与有荣焉,丝毫不吝啬赞美之词,就好像做出水泥的是自己一样。

  众卿家再度哗然。尽管知道你要造神,可吹到这份上也太过了吧?比大禹功劳更大?你怎么不说他能比肩盘古呢……

  但大家都是老油条了,知道这时候不能和李治反着来,就连之前出言的谏官也默默退了回去。由上官仪带头拜道。

  陛下圣明!

  众爱卿平身。李治平复了一下心情,面带微笑说道,黄庭有功于社稷,朕不得不赏。诸位爱卿觉得,朕该赏他些什么?

  陛下!上官仪再度出列,黄庭虽然活人无数,功德无量,但毕竟曾经冒犯先帝,再加上此人来历不明,不知根底。因此臣觉得,黄庭固然要赏,但不可重赏!所赏之物也有讲究。黄庭身手不凡,不谙世事,想来他是被某位世外高人收养并授以武艺,才下山不久。这种人往往有一腔热血和满心抱负,正要闯一闯这繁华盛世!因此,不可让他成名太早以生轻慢骄纵之心;不可授他官职封地将其困于一隅;不可赐他娇妻美妾让他沉湎于红颜枯骨,更不可赐他一世富贵令他在奢华之中消磨斗志。

  嗯……上官卿所言有理。李治略作思索,问道,那依卿之见,朕该赐他何物?

  要赏他乐意接受却形如鸡肋之物,比如,一座长安城内的空荡宅院。上官仪轻轻一笑。

  好是好,可是黄庭行踪莫测,这地契该如何交给他呢?阎立德问道。

  我们何必交给他?只需交给与他有关之人便好。上官仪老神在在。

  与他有关之人?群臣面面相觑,李勣更是忍不住问道,莫非上官大人查到了黄庭的身世?

  这倒不曾。上官仪摇摇头,不过黄庭惊扰先帝圣驾时跟着两女,一位是寿春县主,一位是萧皇后。于是我顺藤摸瓜,从这两位入手,果然发现了端倪。这长安城中,有一处宅院,是萧皇后借她身边老仆宁氏的名义购置的。而如今萧皇后宁氏和寿春县主早已随黄庭不知所踪,但那处宅院,却并未荒废,而是已经另有人入住。

  那入住之人现在何处?李治忙问。

  上官仪淡淡一笑:就在殿外!

  ps:上官仪在李世民贞观末期担任的是起居郎,按理应该随李世民前往九嵕山并死在尉迟恭刀下,但谁让他是上官婉儿的爷爷呢?我说他没死他就没死……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